2024-02-11 03:27:46 | 青旅游
盘山风景区冬天好玩。
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,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,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[1],又因雄踞北京之东,故有“京东第一山”之誉。
天津盘山旧名无终、徐无、四正、盘龙。相传东汉末年,无终名士田畴不受献帝封赏、隐居于此,因此人称田盘山,简称盘山。其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国家5A级景区,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、佛教文化与皇家文化相融的旅游休闲胜地。
盘山始记于汉,兴于唐。极盛于清。历史上建有72座寺庙和13座玲珑宝塔,一座皇家园林──静寄山庄,早在唐代就以“东五台山”著称佛界,清康熙年间以“京东第一山”驰名中外,民国初年盘山同泰山、西湖、故宫等并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。
建安十二年(公元207年),曹操率军队北伐乌桓时,田畴请为向导,为大破乌桓建功,曹操对其“表封亭侯,食邑五百”。但田畴不受,仍然隐居于此,因此人称田盘山,简称盘山。
独自去天津盘山风景区旅游是一次独特而难忘的体验。盘山位于天津市蓟州区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,被誉为“京东第一山”。这里有秀丽的自然风光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深厚的宗教文化氛围,是一个适合独自旅行的好去处。
当你独自一人来到盘山风景区时,首先会被这里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所吸引。远离了都市的喧嚣,你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。沿着蜿蜒的山路慢慢前行,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,鸟语花香,让人心旷神怡。登上山顶,可以俯瞰整个蓟州区的美景,远处的山峦叠嶂,近处的村庄炊烟袅袅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在盘山,你还可以参观许多历史文化遗迹。比如著名的盘山寺,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刹,香火鼎盛。寺内的古树参天,青砖黛瓦,雕梁画栋,处处透露出古朴的气息。独自一人漫步在寺庙中,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详。此外,还有许多其他的文物古迹,如石刻、摩崖等,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瑰宝。
独自旅行的另一个乐趣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行程,不受他人影响。你可以选择在山上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,静静地欣赏周围的美景,或者拿出一本书来阅读,享受片刻的宁静。也可以选择去探访一些不那么知名的地方,比如小径深处的古井、山间的小溪等,这些地方往往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独自旅行也意味着需要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,包括路线规划、餐饮安排等。但这也是一个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,你会学会如何独立思考,如何应对突发状况,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。
总之,独自去天津盘山风景区旅游是一次充满挑战与乐趣的经历。在这里,你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,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,也可以在独处中找到内心的平静。这是一次让人心灵得到洗礼的旅行,值得每一个热爱自然和历史的人去体验。
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属于天津自然保护区的著名旅游去。
盘山风景名胜区,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,又因她雄踞北京之东,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。山旧名无终、徐无、四正、盘龙。相传东汉末年,无终名士田畴不受献帝封赏、隐居于此,因此人称田盘山,简称盘山。
盘山是燕山山脉南缘的一段,东西长20公里,南北宽10公里,雄伟多姿,景色幽古,久负盛名,曾入中国15大名山之列。远在初唐时,太宗东征凯旋途中到此游赏,就曾赞口不绝。到明清两代,这里建起寺庙72座、宝塔13座,行宫、楼台比比皆是,景况空前。清乾隆第一次巡游盘山时赞叹说:早知有盘山,何必下江南。命人在山东部兴建行宫静寄山庄,此后又27次到此巡游。但时至本世纪上半叶,由于战乱破坏、年久失修,建筑多不复存。近10余年,这座名山得到了很好的整修和开发,再次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游览胜地。
盘山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,有五峰、八石、三盘之胜,还有天成寺、万松寺、云罩寺、舍利塔等古代建筑。五峰为挂月峰、紫盖峰、自来峰、九华峰、舞剑峰,与山西五台山相呼应,号称东五台。主峰挂月峰,海拔864米。五峰攒簇,引人入胜。由西路登山,山势呈上、中、下三盘之状。三盘景致各具特色,上盘松、中盘石、下盘水,人称三盘之胜。从莲花岭进山,转过刻有入胜两个巨字的大石,经过四正门径、元宝石、迎客松,便到了下盘。下盘以秀水著称,有水质凛冽甘美的涓涓泉、名曰滴水濑的流瀑和被誉作立沛甘露的红龙池。盘山第一大寺天成寺也建在这里,此寺始建于唐代,后经重修,现庙门匾额上的天成寺三字出自乾隆亲手笔。寺仙正殿江山一鉴阁面涧背崖,雕梁画栋,古朴雅致。阁西有座8角13层浅黄色舍利塔,它结构精巧,风姿绰然。继续上行,过万人悉,登欢喜岭,即达中盘。中盘奇石嶙峋,或险或怪,千姿百态。
八石中的悬空石、摇动石、天井石、将军石等都在这里,摇动石是一块状似寿桃的巨石,但伸手一推它即晃动起来,令人叫绝。登临上盘,这里松木苍翠,林翳蔽天,而且长势怪异,有的似卧龙、飞鹰,有的像凤翅、伞盖,难怪有上盘松之说。攀上盘山顶峰挂月峰,真如刻在石壁上的杜甫名句,给人一览众山小的感受。峰上有座建于唐代的定光佛舍利塔,塔高12米,传说每年除夕,塔上便有佛光闪射。。
在盘山脚下的蓟县城内,有著名的千年古刹独乐寺。据说安禄山叛唐,就是在此处誓师,他喜独乐,故以独乐二字名寺。寺内主体建筑山门和观音阁,为辽统和二年重修。观音阁高23米,木质,集我国木结构建筑之大成,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。阁内有一座高达16.27米的观音菩萨像,是辽代泥塑艺术珍品,又是国内最大的观音塑像。
古老雄伟的独乐寺与苍翠雄奇的田盘山映成辉,使这一风景名胜区更加绚丽多彩。三盘|五峰|八石|天成寺|云罩寺|万松寺|舍利塔|静寄山庄|万佛寺|八十七神仙卷石刻、碑刻、古树三盘,自来峰为上盘,上盘松胜,劲松苍翠,蟠曲翳天;古中盘为中盘,中盘石胜,巨石嵯峨,千姿百态;晾甲石为下盘,下盘水胜,巨泉响涧,溅玉喷珠。
五峰,挂月峰、自来峰、紫盖峰、九华峰、舞剑峰。挂月峰,上锐下削,形似竹笋,峰巅有塔,名定光佛舍利塔,塔旁摩崖上镌该有去天五尺,一揽众山小等题记。挂月峰南有紫盖峰,因峰形如伞盖,故名。北有自来峰,为盘山第二高峰,海拔857米,又名北台,旧时峰上有黄龙祖师殿。东为九华峰,山峰陡峭如削,又名削玉峰、东台、莲花峰。西侧为舞剑峰,相传唐将李靖曾在此舞剑,故名,又称西台,上有石刻李从简曾游李靖舞剑台10个字,字径5寸。此五峰号称东五台。青旅游
八石,多为花岗岩球状风化的巨大石块,据外形予以命名。其中著名的有悬空石、摇动石、晾甲石、将军石、夹木石、天井石、蛤蟆石、蟒石,俗称八石。由三盘、五峰、八石等组成的奇丽景色,形成山秀石多怪,林深路转奇,三盘无限意,幽绝少人知的人间仙境。自魏武帝曹操始,历代皇帝在盘山辟山建寺,大兴土木,修寺庙塔院160多处,最著名的佛寺庙宇有72座,玲珑宝塔13座。
天成寺又名福善寺、天成法界。在翠屏峰南,俯瞰林壑,天成图画,故名。始建于唐,辽、明、清扩建重修。主要建筑有大殿、配殿、三间殿、江山一览阁等。正殿东侧配殿前立清乾隆帝御制《游盘山记》碑,新建40多米长的画廊。云罩寺,地邻盘山绝顶,海拔达800多米,是盘山地势最高的庙宇。因位邻巅峰,云掩雾罩而得名。曾被清乾隆帝誉为殊胜。建于唐代,毁于近代战乱,1992年8月重建,对外开放。云罩寺由五开间大殿,三开间配殿,藏经殿及山门、平台等建筑组成。主殿有3尊通高4米的金身千叶宝莲佛,四壁有千佛龛等。位于此处可观云海,望日出,听松涛,撞古钟,其钟击之时,声闻于天波震三县。
云罩寺东倚盘山绝顶挂月峰。挂月峰上矗立的定光佛舍利塔,其奇险之状与云罩寺相映生辉。万松寺,是盘山最大的寺庙。清以前称李靖庵,因唐初名将李靖曾居于此,故名。始建年代不详,明万历年间重修。万历四年(1576),普照禅师来此住持。明神宗为写清心二字。清初改称卫公庵。因寺周围有大片古松,故康熙帝赐额称万松寺,又为正殿书乐天真匾。乾隆帝为殿檐题慈育万物额。日本侵华时,该寺毁于战火,现仅存佛殿石基和《重修李靖庵碑》。静寄山庄又名盘山行宫,在盘山南麓,占地约40公顷,清乾隆九年(1744)动工,十九年(1754)竣工。
山庄围墙石灰石块砌成,周长7.6公里。山庄由前宫、中宫、后宫、石佛阁、步云楼、捉云亭以及外八景、内八景有静寄山庄、太古云岚、层岩飞翠、清虚玉宇、镜园常照、众音松吹、四面芙蓉、贞观遗踪。新六景有半天楼、池上居、农乐轩、雨花室、会然阁、小普陀。1926年,胡景翼部为筹集军饷,伐松拆屋,静寄山庄遭严重破坏。抗日战争时期,又遭日军扫荡,山庄被夷为一片瓦砾。
1966年,石佛殿三尊佛像及乾隆御书碑被砸毁,现仅存建筑基址和六、七里宫墙。全称定光佛舍利塔,在挂月峰顶,因智源禅师曾藏佛舍利60颗、佛牙一具于塔内而得名。塔为唐睿宗延和元年(712),智源禅师所建。辽、明、清各代重修。塔呈八角,三层砖筑,由台基、须弥座、塔身、相轮和塔刹构成,1985年重修。古佛舍利塔在天成寺西侧,是盘山古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,八角十三层,通高22.63米,塔身淡黄色。塔身正面有门,内置佛龛,侧面有浮雕花窗。出檐为仿木砖雕斗拱,角上出密檐,挂有104个铜铎,沟纹大砖砌筑。石刻、碑刻、古树历代皇帝及文人墨客游山逛景,在盘山镌刻题记,渲集其秀丽。佛像石刻有千像寺周围崖壁上,镌刻站佛、坐佛数百尊。寺后摇动石浅刻如来佛像。此外,静寄山庄、土方寺、古中盘亦有佛雕,书法石刻。静寄山庄以及天成寺、万松寺等寺庙中著名书法石刻不下60处。碑刻有千像寺前辽统和五年立《千像_唐寺创建讲堂碑》,碑高9尺,宽3尺,正面铭文1600多字,记录盘山胜景和建寺经过。其他碑刻24通。古树有天成寺内树龄800年的两株雌性银杏树,古舍利塔前千年古柏,入胜口至天成寺路上的迎客松,树龄800年。
万佛寺位于盘山石趣园景区内,依山而建,气势恢宏。万佛寺内供奉着全国最大的西方三圣石雕立佛,10960尊栩栩如生的小佛,保佑人们平安吉祥。
2023-09-30 06:46:20
2023-10-30 22:11:49
2023-07-23 03:17:16
2024-03-21 18:44:17
2024-02-15 06:26:05
2024-01-11 13:03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