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12-19 19:15:50 | 青旅游
中国过春节,日本,韩国,越南过什么节呢!一起来看看。
日本和中国一样,一直都很重视阴历新年,尽管日本后来改用了阳历,但是元旦与春节相比,还是春节最为隆重,所以,这个传统的阴历新年才是日本最热闹的一个节日。由于日本在唐朝时期与中国就有着密切往来,因此日本春节的有些习俗,都是从中国所传过去。比如在春节来临之际,日本百姓都有在自家门前搭门松的习俗,这是因为中国唐代将松树视为吉祥神木,搭门松就有着迎神之意,这一习俗便从唐朝传入日本后,逐渐成为了日本人的春节习俗。
除此之外,在春节到来之际,在日本平常人家的门楣上,还能够看到许多不同物件组合在一起的编织物,这些物品大多由松竹、桔子、草绳、白纸串等组成,每个物品都有着吉祥寓意。
日本搭门松
比如日本人取松竹长青不老之意,以及桔子的谐音“代代”,象征家族的代代兴旺;草绳则是日本常见的一种吉祥物,在日本的神殿、神社这些地方的门楣上,经常能够看到悬挂起来的草绳,日本人认为这种草绳有招财敬神之意;这种编织物中含有一种白色的植物叶子,和白色的纸串,这两种物品都能够起到净化辟邪的作用。光从这些寓意颇多的编织物就能看出,日本人对于春节的重视。
日本新年草绳
在春节还有另外一件大事,那便是享用新年的特定美食。日本也是一个极为讲究吃的民族,所以在新年到来之际,人们必然会准备一些极具日本特色的新年食品,与家人朋友一同分享。这些食物之中,最主要的食物便是年糕。在日本人的心目中,年糕是一种象征着幸运、吉庆的食品,所以日本人在做年糕的时候,都会挑选一个特定的好日子。
例如,每年的12月30日是日本人公认的“晦日”,大多家庭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做年糕,如果人们这一天没有空,就会提前在12月28日做好年糕,但是,人们绝对不会在12月29日这一天去做年糕。因为在日语发音中,“九”与“苦”同音,所以,日本人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,在29号这天做的年糕是给人们带来痛苦“苦饼”,而非吉祥饼。
新年里的日本神庙
中国人在春节有守岁、走亲访友的习俗,那么,日本人在过春节的时候,是否也有这些习俗呢?每年的除夕夜,日本和中国一样,每个家庭都会坐在一起吃团圆饭,然后围坐在一起守岁。到了除夕夜这一天的12点,电视上就会播报日本著名寺庙108次的钟鸣声,据说寺庙里的这108次钟声,可以驱走108个魔鬼。这个时候全家人听着钟鸣生围坐在一起,由一家之主为新年发表祝词,随后人们在互致新年祝愿,接下来就是分吃年糕,喝屠苏酒,庆祝新年的到来。
去神庙祈福
大年初一的这天早晨,日本人还有一件非做不可的新年大事,这就是去到神社、寺庙进行参拜祈福。从每年大年初一开始,日本人也和中国人一样,需要给亲戚朋友、上司领导、街坊同事互相拜年,他们这段时间也非常的忙碌,与中国人的拜年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到了正月初四,日本人的新年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,因为每年的这一天,机关公司企业都开始办公,欢庆的节日气氛也就逐渐散去。
韩国新年美食
那么,韩国又有哪一些与中国日本不同的春节习俗呢?在韩国,春节被称之为“舍尔”,这个词语在韩语中有开始之意,寓意着新一年的开始。首先要介绍的就是韩国的特色美食了,毕竟韩国近些年来的饮食文化也算是风靡全球。韩国人将春节这一天所享用的食物,称之为“岁餐”,在这一天所享用的美酒则称之为“岁酒”。
在韩国的“岁餐”中,年糕是最具特色的一种春节美食,人们不仅会在除夕夜的这一天享用年糕。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,韩国人还会将剩余的白色年糕做成美味的“添岁汤”来吃,这碗汤就寓意着每个人的年龄又长了一岁,也有为家人祈祷平安健康的寓意,所以,年糕汤在韩国非常受欢迎。
韩国笊篱
前文中有提到过,日本人在过春节的时候有在门楣上挂编织物的习惯,中国人过春节则喜欢贴对联、贴福字,那么,韩国人在过春节又会用哪种装饰品来装饰自家的房间呢?在除夕夜的这天晚上,韩国百姓会提前准备好用竹条编织而成的筛米笊篱挂在墙上,据说这种笊篱可以帮他们赶走霉运,留下好运。所以当春节过去以后,有的韩国百姓会选择将这种装有好运的“福笊篱”送给自己最亲近的朋友,有的将会将这把笊篱留在自己家中,为自己的家人祈福。
韩国人新年放风筝
韩国人过春节的时候,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,从每年的腊月30日开始,一直到每年的正月十五,韩国百姓都会挑选一天空闲的时间与家人一同去放风筝。之所以要在春节去放风筝,是因为韩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,在这段时间里,风筝放得越高,放得越好就可以带走人们身上的厄运,所以人们最后也会剪断风筝线,让厄运天空带走,这种做法被韩国人叫做“送厄”,放的风筝则被称之为“厄鸢”。
年关邻近越南市场上的大红灯笼、春联、祭祀用品开始大受欢迎,家家户户喜气洋洋、红红火火迎接大年三十的到来。桃花、金桔、金菊是越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摆设,寓意着吉祥如意的好兆头。在越南有着无花橘不过年的传统。每当春节时节,越南的花卉市场大肆兴旺,步行在街头到处可以见到成片的盆景。金桔沉甸甸地坠满树枝,搭配上大红色的福卡,这一树吉祥如意让过往的行人都想把这好兆头带回家。这样的习俗与我国南部广西省等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,时至今日还保持着相似的节庆习俗。
越南春节期间放假四天,年初四是越南法定假期的最后一天,街道上春节氛围依旧没有减少。与中国冬季的春街不同,在越南人们可以穿着短袖过大年,在没有寒风的除夕夜放爆竹。来到越南过春节,是一次有别于中国传统春节的体验,而在不同之中又能感受到与国内同样的节日气氛。
很显然,现如今,春节并不只属于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,在过去数千年的时间内,中华文明一直领先世界,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国文化因此向外辐射。韩国和日本,越南正是在这一情况下逐步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,并开始过春节的。现如今,随着中国的复兴和崛起,中国文化再一次风靡世界,这正应了那句话:中国的,才是世界的。
2021年广西农历三月三是几月几号 2021年广西三月三是新历几号
2021年广西农历三月三是4月14号,广西的三月三指的是农历的三月初三,对应日历的话,就是在4月的14号。其2021年三月三放假时间为:4月14日(农历三月初三,星期三)、4月15日(农历三月初四,星期四)放假,4月16日(星期五)调休,即4月16日(星期五)休息,4月18日(星期日)上班。
三月三简介
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,时在农历三月初三。古称上巳(sì)节,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,中国自古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;三月三,生轩辕”的说法。魏晋以后,上巳节改为三月三,后代沿袭,遂成水边饮宴、郊外游春的节日。农历三月三日,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。真武大帝全称“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”,又称玄天上帝,玄武,真武真君。生于上古轩辕之世,农历三月三日。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、上巳节设立“中华圣诞节”,以增强民族凝聚力。
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,壮族人称“窝埠坡”或“窝坡”,原意为到垌外、田间去唱歌,所以也称“歌圩节”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,因此也叫“歌仙会”。
三月三的习俗
1、五色糯米板
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。人们采来红兰草、黄饭花、枫叶、紫蕃藤、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,做成红、黄、黑、紫、白五色糯饭。相传,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;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。吃了这种饭,人丁兴旺,身体健壮。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。
2、花炮
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,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。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,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,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,也最受姑娘青睐。
3、绣球传情
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,制作工艺都很精巧,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: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,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,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。有些绣球做成方形、多角形等。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。球上连着一条绸带,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,象征着纯洁的爱情。
4、打扁担
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,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,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,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,自娱自乐的“打着堂”,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。
5、碰彩蛋
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。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;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,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。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,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。如今,碰彩蛋有了“碰碰碰,碰出好运气”的意头。
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呼吁以民族文化底蕴为基础,开展各类节日庆祝,不要过度宣扬和追求西方国家的文化及价值观。
教育局没有发布通知禁止举行圣诞节。不过近两年圣诞节在我国确实不再像以前那样流行了,特别是2021年见到那个一百周年的时候,我国有很多建党历史主体上映,看过电影的自然就懂为什么不过圣诞节。青旅游
像2021年12月20日,广西柳州融安县教育局发布通知,明确禁止师生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各类“洋节日”庆祝活动,一经发现将对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并追究责任。
洋节在中国的盛行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:
1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,中西方文化更加紧密的融合和碰撞,使中国人自然而然地接触和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文化。与我们习惯的中国传统文化相比,西方文化特别新鲜。
2、由于缺乏传统文化教育,许多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缺乏认识。在缺乏认知的情况下,他们自然会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够重视。
3、商业媒体的炒作。在噱头和利益的驱使下,每逢节假日,各大商场都会打着节日的旗号,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,带动销售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也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2023-09-30 06:46:20
2023-10-30 22:11:49
2023-11-26 18:36:09
2023-11-12 08:22:48
2023-10-26 17:54:19
2023-10-14 08:46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