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6-15 09:21:40 | 青旅游
汉阳陵是西汉皇帝刘邦的陵墓,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的咸阳原上,地跨咸阳市秦都区、渭城区两市辖区。这座陵墓占地20平方公里,是西咸两地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。这个公园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汉景帝阳陵为依托,是一座集文物保护、科研教学、游览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参观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、陈列馆等,了解汉代帝王陵寝制度的演变和西汉帝王的宫廷生活。
除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汉阳陵博物馆也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。这里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,包括汉代陶俑、玉器、金银器等。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汉代高超的艺术水平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和政治制度。
在参观完博物馆后,游客可以去附近的银杏林休闲氧吧放松身心。这片银杏林占地面积近百亩,有七万多棵银杏树。秋天时,金黄色的银杏叶铺满地面,景色美不胜收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尽情呼吸新鲜空气,感受大自然的魅力。
此外,在汉阳陵附近还有一座张骞墓。张骞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,曾两次出使西域,开辟了丝绸之路。他的墓地坐落在汉阳陵的东南侧,是一座圆锥形土冢。虽然规模较小,但这里却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历史。
总之,汉阳陵是一个集历史、文化、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。在这里,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汉代帝王陵寝的雄伟壮观,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。同时,在周围的银杏林和张骞墓等地,游客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历史的厚重。因此,如果您有机会来到陕西咸阳,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。
2019年5月18日,经过数年筹备和多番论证之后,以“巍乎盛景”为主题的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基本陈列正式对外开放。2020年8月8日下午,我前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,参观了这个崭新的基本陈列——
1999年9月30日,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,展示汉阳陵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。转眼之间,20年过去,这里的展览陈列方式逐渐显得陈旧。经过此次改造提升以后,汉阳陵考古陈列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眼前。
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的合葬陵园,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村北侧的塬上。它始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(公元前153年),至汉武帝元朔三年(公元前126年)竣工,陵园修建时间长达28年,占地面积约20平方千米。
汉景帝生平事迹
汉阳陵修建场景
汉阳陵的陵园由帝陵、后陵、宗庙、寝园、陵邑、陪葬墓园、刑徒墓地、南区外藏坑和北区外藏坑等部分组成。帝陵坐西朝东,居于陵园中部;后陵在帝陵东北,与帝陵遥相呼应。
1972年,在汉阳陵西北约1.5公里处,发现了一处修建汉阳陵的刑徒墓地,就此揭开了汉阳陵考古工作的序幕。这处墓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,估计埋葬的刑徒在万人以上,排列无序,埋葬草率。考古工作者对其中的29座墓进行发掘,骨架上大多戴有铁钳和铁釱等刑具,在脖子和腰上还有明显的砍斫痕迹。
陵园模型
刑徒墓地
1997年和2000年,考古工作者对汉阳陵南阙门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,发现南门双阙为两座对称的“三出阙”形式,由一座主阙和二座子阙组成,乃古代帝王专用的礼制建筑。
汉阳陵东南,有一块巨石,被称为“罗经石”。1999年,考古工作者对罗经石遗址进行了发掘,发现遗址平面为“回”字形的内外两层,中心是正方形的夯土台基,边长约54米,每边3座门,共有12座门。在四周的门道外侧,出土印有四神纹饰的空心砖,分别为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;四周铺的地砖颜色各异,分别为东青、西白、北黑、南红。
南阙门遗址
四神纹饰空心砖
在汉阳陵西南约450米有一处四号建筑遗址,东西长320米,南北宽210米,占地面积约67200平方米。经过考古勘探之后,发现遗址为院落式结构,四周环绕着壕沟和垣墙,墙内东南部有建筑基址和构件的遗存。
1992年,在四号建筑遗址的一处室内,南北向的墙基下方,发现了一大批陶俑,包括伎乐俑、舞蹈俑和持彗俑等200多件。根据四号建筑遗址的位置,考古工作者结合文献记载,判断这里应该是汉阳陵的寝园遗址。
四号建筑遗址发掘照片
四号建筑遗址出土陶俑
1990年5月,为了配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的修建,考古工作者对汉阳陵进行勘探时,在帝陵东南400米处,发现一大批从葬坑,被称为“南区从葬坑”。这里总共有24座坑,呈南北向14行排列,出土大量彩绘裸体陶俑,被评为“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之一。
在帝陵西北300米处,还勘探出了一批相似的从葬坑,被称为“北区从葬坑”。汉阳陵的两处从葬坑,跟西汉时期长安城的“南军”和“北军”相互呼应,全面展现了汉代军队的形象。
铠甲武士俑
骑兵俑
1998年,考古工作者在帝陵封土周围,发现4条墓道和86座外藏坑。随后,对东侧编号为11号至21号的从葬坑进行发掘,再一次出土大量的彩绘裸体陶俑,包括男俑、女俑、宦者俑和骑马俑等。
这里出土的陶俑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,赤身裸体,没有双臂。其实,在刚刚完工时,它们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,胳膊均为木制,插入肩部圆孔,可以灵活转动。但是,埋入土中之后,衣服与木胳膊腐朽,只剩下了裸露的身躯。因此,这种陶俑也被称为“着衣式陶俑”。
宦者俑
女俑
在汉阳陵的从葬坑内,除了各种人物陶俑外,还有牛、羊、猪、狗、鸡等陶质动物俑,以及成组的陶、铁、铜质的各类农具。西汉时期,非常重视农业和家畜养殖,在墓里随葬动物陶俑和农具,反映了统治者希望六畜兴旺、民富国强、江山永固的美好心愿。
另外,在汉阳陵的从葬坑内,还出土了大量的印章、封泥和兵器等小件文物。虽然印章和封泥都是冥器,但是为判断这些外藏坑的性质提供了文字资料,对研究西汉的职官制度也有重要的价值。
兵器种类齐全,具有近距搏杀、远程射击和贴身格斗等不同的功能。作为随葬的冥器,这些兵器体量很小,木质部分已经腐朽,只剩下金属的部分。但是,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军队装备的精良。
动物俑
农具
兵器
从1997年6月开始,为了配合西安市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区的建设,考古工作者对汉阳陵陪葬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,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陪葬墓园,并且发掘了其中的部分墓葬,出土了一大批汉代珍贵文物,包括铜器、玉器、陶器、彩绘陶俑等。青旅游
陪葬墓区位于汉阳陵东司马道的南北两侧,西起帝陵东侧约1100米处,东到高陵县马家湾乡米家崖村塬边,全长2350米,宽约1500米,占地面积约3.5平方千米。整个陪葬墓区被壕沟分成若干个区域,形成独立墓园,呈棋盘状分布,东西成排,南北成列。
在展厅内,复原了东区9号陪葬墓1号外藏坑,展示了大量彩绘陶器和陶塑动物。彩绘陶器质地精良,入藏时器内还盛有肉食、粮食和美酒;陶塑动物排列整齐,栩栩如生,极富情趣。
青铜器
彩绘陶俑
东区9号陪葬墓1号外藏坑
在展厅的结尾处,陈列着一件透明的塑料盒,里面封存着一块棕黄色植物样品,标签上写着“3#8.8米处 茶叶”的字样。2016年5月6日,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,汉阳陵出土的这块植物样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,距今约2100年。
早在2005年,考古工作者在汉阳陵第15号外藏坑进行挖掘时,便发现了这些茶叶。但是,当时的技术和方法很有限,无法对这些茶叶进行鉴定。直到2015年,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先生等人,利用植物微体化石和生物标志物方法对茶叶标本重新进行了鉴定,结果表明:汉阳陵第15号外藏坑出土的植物样品,几乎全部由茶芽制成。
从1972年起,考古工作者对汉阳陵刑徒墓地进行发掘,揭开了汉阳陵科学考古发掘工作的序幕。随后,汉阳陵从葬坑、建筑遗址和陪葬墓的发掘,让大家对这座陵墓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。未来,汉阳陵的考古工作还会不断向前推进,相信还会有更大的考古发现等着我们……
商丘一日游最佳景点是商丘古城、芒砀山、应天府书院、阏伯台、燧皇陵。
1、商丘古城:又称归德府城,其是明、清时期的商丘县城。其建于明正德六年,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。古城主要由砖城、城湖、城廓三部分构成,其外圆内方,最后块巨大的古钱币造型,看起来十分独特。
2、芒砀山:又称“仙女峰”,是千里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,其历史悠久,遗迹众多,被誉为汉文化博物馆。古老而又神奇的芒砀十三峰,峰峰有历史,洞洞有传奇,夫子庙、陈胜园、汉梁王陵、刘邦斩蛇碑等名胜古迹全都散落在其间。
3、应天府书院:古代四大书院之一,它的前身是睢阳书院,乃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。当时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,只有天府书院设立在繁华闹市之中,后来随着文学家晏殊、范仲淹等人的加入,应天府书院才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。
4、阏伯台:位于商丘古城西南,是帝喾之子阏伯于4500多年前所建造的观星台,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。
5、燧皇陵:上古时期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园,据史学专家考证,燧人氏为天下第一人,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。燧人氏墓冢和雕像就矗立在陵区的中心,其四周翠柏环抱,绿草如茵,陵墓的建筑风格还借鉴了古代帝王陵墓的设计理念。
商丘特色美食排名前十
商丘特色美食排名前十有水激馍、哨子汤、糟鱼、煸炒鸡、虾子烧素、三鲜烩面、毛鸡蛋、干锅鸭、卤肘子、马头狗肉。
2024-05-13 09:40:25
2024-05-31 21:48:36
2024-04-22 14:46:58
2024-05-28 01:53:36
2024-05-27 22:12:04
2024-05-21 18:32:59